首页 紫砂杂谈文章正文

紫砂壶制作中常见的装饰主要有两类

紫砂杂谈 2020年07月02日 15:15 2032 紫砂杂谈

常见的装饰主要有两类:一是紫砂坯胎体上的装饰;二是在紫砂壶表面的装饰,以及结合这两类装饰技法的多种装饰手法的综合运用等。具体来说,主要的装饰技法有:陶刻装饰、印纹装饰、泥质肌理装饰(泥色、调砂、铺砂装饰)、泥绘装饰、绞泥装饰、捏塑装饰、贴花装饰,透雕玲珑装饰、镶嵌装饰、彩釉装饰以及其他工艺装饰等。

1.陶刻装饰

陶刻是用刻刀(钢刀或竹刀等)在未烧制的紫砂壶体表面刻上文字或图画,进行装饰的一种技法。主要包括“印刻”和“空刻”两种。其中“印刻”也称为刻底子,清刻。是用过刀法依据墨稿在壶坏体上镌刻,并保留笔势原貌。技法多种,主要有“平底刻”“圆底刻”“凹底刻”“三角底刻”“琢砂底刻”“阳刻”“阴刻”等。“空刻”是指不用画稿,徒手在壶坯上镌刻,对陶刻者的技法要求较高。另外还有一种是“着色刻”。其方法是先在壶体坯面上清刻画面,刮平底面后填入白泥,用紫砂色泥点染或勾画古书画作品,进行艺术创作。陶刻装饰之后,再把壶坯放入窑火中烧造,即成。

近年来,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也有在烧成后的紫砂壶上,利用电脑刻字,用金刚砂喷射壶体表面,形成文字或书画,也算是一种运用时代技术的陶刻技术吧。但市场上所见的此类茶壶刻画,多粗糙、无手工刻刀刻出的金石味,线条生硬、深浅一致,缺乏生气。另外,当今也有一些制壶师因各种原因在烧成后以此法或用转速高且特别锋利的钻头在成品壶上补款或文字的,这样的刻款,能体现个人的书法特征而而不同于泥坯时的刻画,真伪不难识别。

陶刻名手对紫砂壶进行陶刻装饰之后,细品读壶艺,能感觉此壶更具书卷文化之气,使品茶人在取放砂壶之间看到字画,得到艺术享受。

2.印纹装饰

用常见的回纹线、菱形纹、缠枝纹、如意形纹、子母线等线条组成的各种符号表达出某种涵义,常在壶肩或壶盖的周边以装饰。在具体设计时分印板和印章两种方法。印板法是在模板上刻好设计的纹样图案,然后再用泥片在印板上压印,将压印的纹样泥片镶接成型,制成砂壶;印章法是把装饰图案刻在印章上,然后在壶盖、壶肩等部位重复排列压印,如回纹、缠枝纹等装饰图案,呈“阳文”和“阴文”两种。

3.泥质肌理装饰

紫砂泥料的原料可多样性变化,可运用多种技法改善和富其壶表肌理,常用的手法有:色泥、调砂、铺砂和抽砂等工艺手段。

(1)色泥装饰,此种方法与色泥镶嵌技法相似。是在壶上用两种或多种紫砂泥,采用表面粉饰、点缀、嵌合等手法,使之主体分明,丰富塑造对象的自然效果。

(2)调砂装饰,是在做成壶坯的细润的泥中掺粗砂粒或细砂粒,由于泥质的差异,烧成后会产生似梨皮细中有粗的效果。

(3)铺砂装饰,是在壶坯表面嵌入本山绿泥的砂粒,由于它聚散分合,经烧成后产生星星闪烁的色泽肌理效果。

(4)抽砂装饰,是在加工好的粉料或浆料中分离出某一部分规格的颗粒。如在40目的粉料中抽离出的60-80目的颗粒,使剩余的颗粒与细料烧成后,壶体表面形成形成一种粗与细明显的对比效果。

4.泥绘装饰

在已经完工、但尚有一定湿度的泥坏上,用其他色泥或本色泥描绘有一定厚度的山水、图案、文字等的装饰技法。此种技法是从漆器堆雕工艺方法中借鉴而来,完成后具有浅浮雕、薄意雕的效果,常以中国画构图形式作山水图、花鸟图及诗词文字,恰似―幅典雅古朴的立体书画艺术品。常用白泥和本山绿泥绘制,黑料绘制则色泽对比鲜明。

此种技法在实际操作中,若壶坯干湿度不—致,泥绘部分黏附力差,图案泥料易剥落,故传世精品较少。

紫砂壶制作中常见的装饰主要有两类

5.绞泥装饰

将不同色彩的各种泥料掺合,纹和,以达到饱和自然的地步,形成自然花纹,似木理纹、小波纹、花石纹、蝴蝶纹和流云纹等,可使壶体让呈现出或抽象或具像的神奇效果。绞泥技法在唐代瓷器上就有运用,漆器的“犀皮”技法也类似。但由于各种泥料的收缩率不同,烧制时要注意控制到合适的温度,否则绞成的图纹等的边缘易碎裂,制成此类壶的技法不易掌握。

6.捏塑装饰

借鉴瓷器的堆塑手法,从玉器、石雕的韵致,竹刻木雕的精细,利用紫砂泥可塑性强的特点,在壶身上捏、雕、琢成具有象形物品的装饰手法。常见的题材有竹节竹叶、葡萄藤、蔬菜瓜果、梅枝梅花、可爱的松鼠、小青蛙等等。在具体的装饰手法中,一般除了用本色壶泥制作之外,也用多种天然泥色相配合,或用化妆土装饰,使壶艺更具“像生”艺术之美感。

7.贴花装饰

贴花装饰多是制作花叶、花朵等作为花货造型壶的附件,用泥浆粘贴于装饰部位,如用壶本色泥贴花,沉静质朴;用异色泥贴花,烧成后对比鲜明,鲜艳夺目。贴花装饰应视题材和不同装饰效果而定。

8.透雕装饰

此种装饰技法借鉴了漆器的剔红地雕饰工艺,流行清代中期。是以泥片镶接后呈双层结构,在壶盖、壶体的外层镂刻,镂空装饰花纹。此法做工精致,较费工时,虽华丽奇巧,但不耐用,成品率也较低。

9.镶嵌装饰

镶嵌是我国工艺美术品中较常见的一种装饰手法,尤其在明清时代最为鼎盛。常在青铜器、竹器、木器、牙件、玉雕件等工艺品上运用,所嵌物品常有翡翠、绿松石、青金石、珊瑚、玛瑙、螺钿等等多种天然材质。

借鉴这些工艺美术品的镶嵌技法,在紫砂壶上开创了镶嵌装饰,主要有色泥镶嵌、金银丝镶嵌、瓷珠、釉珠镶嵌,螺钿、玉石镶嵌等。

(1)色泥镶嵌,是以未烧制的壶坯本色为底纹,刻出图案,并填、嵌入对比鲜明的色泥,烧成后光彩亮丽。如冰纹装饰、嵌砂装饰、嵌泥图案装饰等。

(2)金银丝镶嵌,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先在未烧制的壶坯上依纹样运用雕、镂、塑、嵌、刻等多种技法刻出凹线槽,烧成陶后再用金丝、银丝或锡丝敲击嵌入槽内敲实、磨平,组成各种装饰图案。有平嵌和浮嵌两种,以线面结合,使壶艺气质高雅华贵堂皇,精雅美观。

(3)瓷珠、釉珠镶嵌,多为了突出所装饰的画面重点部位,如动物的眼睛、纹样的中心点等等,在未烧制时完成装饰,烧成后即完成装饰。

(4)螺钿、玉石镶嵌,借鉴扬州漆器的装饰方法,在泥坯上预设镶嵌图案,待烧成后再嵌入壶体,可构照图案美和体现镶嵌的材质美。

10.彩釉装饰

紫砂壶烧成之后,再在壶表面施加釉彩,经二次烧成的一种装饰技法。常见的有珐琅彩、粉彩、炉钧、蓝彩、满彩和点彩等。

施加釉彩的方法是以铅作熔剂,壶上彩绘人物、花卉、山水等图案,经800℃左右的红炉焙烧而成。所用的釉料中含有铅,配料时用砷、硝等,装饰材料不适宜于饮具上,又因为釉彩装饰之后显得比较华丽富贵,与紫砂壶本体语言相差较大,现代则较少应用。在彩釉装饰的紫砂壶中,以珐琅彩最为名贵,炉钧釉因传世品较少,亦显珍贵。

11.丝网印刷装饰

这个方法是在“文革”期间为了反映政治题材而始用的,类同丝绸的丝网印刷工艺。其方法是将泥浆印在贴花纸上,再以花纸贴到泥坯上留下泥纹图案,常见图案有白毛女、毛主席像等。现今花盆生产都是用丝网直接印在花盆皮套上,生产出来的产品实属大路货。笔者在一些当今的低档紫砂壶上,常见到类似在低档瓷器的转印花丝网印刷的图案装饰在壶上。

12.其他工艺装饰

烧造完成后的壶,为了适应不同地域人的喜好,常有用其他工艺材料添加装饰,使其增加富贵华美之感。常用方法有:描金、包银、包锡、嵌玉等。嵌玉、包锡与上述镶嵌装饰方法有相通之处。

(1)描金装饰,指在壶上以溶化的黄金勾画在壶体上的一种装饰。

(2)镶金扣银装饰,清末民国时,销往泰国及南洋—带的紫砂壶,由当地工匠在壶上用黄金、白银将壶口、壶盖、壶底、壶嘴等处镶金扣银。

(3)包锡、嵌玉装饰,清嘉庆、道光年间,为朱坚所创。在壶嘴、壶把、壶纽上嵌玉,表面包锡,并镌刻书画,增其书卷气,但工艺繁复,流行一时,因外表无紫砂本色之美感,便渐消失。

(4)包银、铜、锡装饰,清末民国其间,紫砂壶运抵山东威海一带出口,当地工匠用银、铜、锡镂以花纹,并包裹壶体的一种工艺装饰,目前亦已不再流行。

(5)雕漆装饰,在砂壶外表涂漆,或绘或刻,类似雕漆工艺装饰。

(6)玳瑁装饰。全壶外表施以玳瑁贴体,外观上看不到紫砂胎的任何迹象,仅有玳瑁的琥珀色与黑色相间色块交织的图案,这种壶存世量较少,多在藏家手中留传。

13.抛光装饰

利用抛光设备把壶体表面进行抛光处理,使壶呈现出类似瓷器的光亮的效果。一般是光货类紫砂壶烧成后先用铁砂布将壶面磨光,然后在抛光机器毡轮上抛光。现在也有直接用布辊抛光机直接抛光壶面的。也有将壶嘴、口边沿线和的子包上黄铜皮后再抛光。旧时多有为出口适合外国人的需要而制作,现在则很少使用,也许是为了掩盖粗货壶胎不美而抛光后“油亮有光”对不明紫砂之美者增添卖点吧。

除以上所列举的装饰技法之外,用刻刀在壶体上雕刻制作者的名号或定制者的斋号、名款等,与壶底、把下、盖内、壶身等处的印章相结合,既是一种识别记号,也可得金石之趣味,可视为一种装饰。近年来,有制壶者把壶底制作成印章,成为既是紫砂印章又是茗壶,更是一种“组合设计法”的特殊装饰。

随着科技的发展及艺人们的智慧创造,新的装饰手法将会不断地被运用在紫砂壶的艺术创造之中。

免费试用:加微信 agg484 免费赠送紫砂杯试用。>>点击快速领取<<

标签: 紫砂壶制作 紫砂壶特殊工艺 紫砂壶专业术语 原矿紫砂壶 紫砂壶工艺 紫砂壶造型 紫砂壶装饰手法

紫砂壶-紫砂天下官网江苏宜兴丁蜀人家网站地图 豫ICP备20023829号-2